1、 对组件的强兼容性,以及更低的启动电压
无论是 182/210 常规组件,还是双玻组件,均能实现完美兼容;更支持高达 1.5 倍的直流侧超配,凭借强大的适应性,广泛适用于全国各地的光伏场景。
50K机型直流侧每路MPPT最大支持两串20A的组件接入
60、80K机型直流侧每路MPPT最大支持三串16A/两串24A组件的接入
针对市面上常规组件 13~18A 的接入电流,三款机型均能提供完美支持,无需担心适配难题;其搭载的 4 路 MPPT,更是精准解决了实际场景中组件朝向不同的痛点。每路 MPPT 均可实现独立调控,能根据光照条件实时优化发电策略,这不仅能大幅提升发电效率,让能源转化更高效,更能帮助客户显著缩短投资回本周期,加速资金周转。
值得一提的是,180V 的最低启动电压,让设备在清晨光照较弱时就能更早启机,而在傍晚光照渐弱时又能更晚停机,有效延长了每日的发电时长,进一步提升了整体发电量,为客户创造更多收益。
此外,150-1000V 的 MPPT 追踪范围,为提升能源转化效率开辟了更广阔的空间。这一宽泛的范围能适配更多不同规格组件的电压输出情况,让设备在复杂多变的发电环境中,始终保持高效的能量转化状态,进一步夯实产品的性能优势。
2、 标配监控棒,配套自研监控平台
设备出厂即标配监控棒,我司提供长达 5 年的免费流量使用,5 年后可自行续费,费用仅为 10-20 元/年,极大降低了用户的长期使用成本。同时,监控棒配备旋转锁紧装置,无需螺丝固定,能进一步缩短安装时间,为安装工作带来便利。设备支持 485 通讯方式。若客户拥有自有数据监控平台,我司可提供相应的通讯数据点表,助力顺利对接;不过,接入第三方监控平台所需的数据采集装置,需由客户自行购买。
逆变器支持配套的自研监控平台,该平台配备电脑和手机双客户端,为客户带来极为便捷的操作体验。借助该监控平台,客户能够实时掌握逆变器的运行状态,及时接收故障报警信息;即便发生故障,也能帮助运维人员迅速定位问题,大幅提升运维效率。
监控平台显示内容如下(包含但不限于):
A.直流电压
B.直流电流
C.直流功率
D.交流电压
E.交流电流
F.逆变器机内温度
G.时钟
H.频 率
I.功率因数
J.当前发电功率
K.日发电量
L.累计发电量
M.累计CO2减排量
N.每天发电功率曲线图
使用方式 Web地址:www.auxsolcloud.com 手机软件:AUXSOL(手机商城)
3、 安全防护设计
该系列产品已顺利通过型式试验测试,并成功取得相应的 CQC 认证证书及检测报告。
产品具备全面的保护功能,具体包括但不限于:
泄压阀设计
在逆变器的安全防护体系中,泄压阀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。它如同一位警惕的 “安全卫士”,时刻守护着设备的稳定运行。当逆变器内部的功率模块,像 IGBT 等核心部件,不幸发生短路或过载情况时,瞬间产生的高温会导致内部气体急剧膨胀,此时泄压阀便能迅速响应,及时将这些高压气体安全、快速地排出设备外部。
这一关键动作,能够有效缓解逆变器内部的压力骤增,大大降低了因压力过大而对设备内部其他零部件造成的二次损坏,为逆变器的安全运行筑起了一道坚实的防线。
值得强调的是,我司逆变器的泄压设计严格遵循国际权威的 IEC 62109 光伏逆变器安全标准。该标准明确要求,泄压装置在设备出现故障时,必须能够 “避免外壳破裂产生危险碎片”,而我司的产品完全满足这一核心要求,从设计源头保障了设备在故障情况下的安全性,最大程度减少了潜在的安全隐患。
4、 高效散热设计,助力运维简化
在散热性能的优化上,产品采用了多项精心设计。散热硅脂以蜂窝式结构全面覆盖在散热陶片上方,这种独特的结构设计不仅增大了硅脂与陶片的接触面积,更形成了无数个微小的散热通道,能让热量更快速、均匀地传递至陶片,进而通过陶片高效散发出去,显著提升了整体的热传递效率,使得设备在长时间运行过程中,温控能力得到了质的飞跃,有效避免了因局部过热而影响运行稳定性的问题。
同时,产品采用下进上出式的风道设计,冷空气从底部进入后,沿着预设的风道路径向上流动,在带走设备内部热量的同时,由于底部进风口的位置设计和气流方向的引导,极大程度地减少了落叶、灰尘等杂物进入风道内部的可能性。这不仅降低了杂物堆积对散热效果的阻碍,还减少了因清理杂物而进行的维护工作,显著延长了设备的运维周期,降低了用户的使用成本和维护精力。
此外,散热风扇采用了可更换的便捷设计,当需要对风扇进行检修或更换时,无需复杂的拆卸步骤,只需拧下固定风扇的几颗螺丝,就能将整排风扇轻松抽出,整个过程操作简单、便捷,大大缩短了维护时间,提高了设备的维护效率,确保设备能以最快速度恢复正常运行状态。